平衡针三秒见效找到了科技支撑——王文远教授讲述平衡针灸的治病原理
2020/3/16 10:50:17
来源:中国期刊网
作者:王文远
时间:2019年08月09日
王文远
北京悬壶平衡针灸研究院 北京市 100020
摘要:平衡针灸技术早在“十一五期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共同承担,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7家三甲医院80余名研究人员参与的“平衡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得到科学论证。
关键词:平衡针;针灸技术;疗法
引言:平衡针灸创新技术是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王文远主任医师,从上世纪 60年代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门现代平衡针灸学。具有取穴少、痛苦小、见效快、无副作用等特点。平衡针灸可用治疗训练伤、运动伤、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抑郁症、焦虑症、顽固性失眠、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过敏性哮喘、偏头痛、莱姆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一千余种疾病。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针灸专科、国家级推广技术和全军基层部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前,世界上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平衡针灸疗法。
平衡针灸学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教授成功创立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特色技术2005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部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06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09年正式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期常见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实验小组通过平衡针对人皮层痛觉诱发电位影响的实验研究,观察平衡针对健康成年人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平衡针镇痛即时效应的神经电生理机制,为平衡针灸治疗各种痛症的快速镇痛效果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1,平衡针灸疗法
颈肩腰腿痛的疾病类型较多,如骨质增生、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与腰肌劳损等,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常通过口服止痛药等方式治疗该病,但其疗效欠佳,无法实现根本性治愈。针灸+止痛药是其常见疗法,但传统针灸的痛感明显,治疗痛苦度高,加之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可能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平衡针灸是其新型疗法,其基于现代医学理论而生,治疗原则是调节机体平衡系统,实现体内能量物质的再分配与调整,根据患者的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其具有安全性高、有效性强、操作简单等优势,备受临床青睐。平衡针灸可调节患者的身体平衡,使其体内物质与能量得到充分激发,并能加快炎性介质的实际吸收速度,缓解组织粘连情况,对于神经通道有调节作用,并能提高组织痛阀。其作用机制为: 针刺神经或神经干,使机体可接受良性刺激信号,进而刺激病变组织与病原体。
王文远教授(左一)为武警某部官兵用平衡针治疗训练伤痛
刺激信号能在短时间内传导至中枢神经,大脑调控系统负责判别信号类型,进而给予应激性调整,调动中枢递质,释放大量的物质能量,最终实现镇痛功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平衡针灸后,患者的吗啡受体与吗啡样物质释放量会明显提升,对脑内镇痛系统的原有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并能增强镇痛系统闸门功能,加之交叉取穴法的有效指导,可发挥机体自愈能力。其能够修复患者病变部位的病理状态,调节其物质代谢功能,实现机体的自我修复,使机体达到较理想的平衡状态,并能从根本上解决病变,因此不易复发,具有较佳的远期疗效。
2,健康成年人镇痛作用效果
将刺激电极置于受试者对侧下肢踝部内侧腕痛穴胫神经皮支分布处,平衡针针刺后波幅产生明显变化。针刺信号和痛信号可以在人类大脑皮层的相应体感区汇聚。汇聚的结果是平衡针刺信号抑制了痛信号,整个抑制过程发生在针刺后45毫秒之内,几乎在针刺的瞬间发生,从而解释了平衡针临床3秒钟见效的原因,证明了平衡针依靠中枢调控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