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干预硬皮病9个月临床治愈
2020/5/13 21:40:56
来源:平衡针灸网
作者:王永杰
编审:于 波
编辑:张 建
时间:2020年05月12日
平衡针创始人王文远教授甘肃会宁弟子王永杰中医师,于2018年11月接诊一例硬皮病患者,经过平衡针灸一周3次,9个月干预,临床治愈。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患者彭某,女性,46岁,甘肃白银市会宁县某局干部。
二、患者主诉
患硬皮病三年,因下肢进行性浮肿,局部变硬,颜色变深就诊。
三、现病史
患者于三年前,不明原因出现下肢浮肿,伴有皮肤颜色变深,弹性较差,就诊于甘肃某省级三甲医院,经过病理检查,被确诊为局限性硬皮病。经过西医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后又服用中药汤剂治疗,疗效欠佳。下肢浮肿呈进行性加重,皮肤颜色变深,逐渐加重,在朋友的介绍下,于2018年11月10日求诊于平衡针灸治疗。经查,患者下肢浮肿,皮肤散在斑块状皮斑,部分变硬,部分萎缩,呈褐色。皮斑部分皮肤感觉迟钝,患者发病以来,经常头晕乏力,睡眠多梦。
三、平衡针灸干预技术
1、干预特点:中枢调控、基因修复
2、干预靶点:胃病穴、肩痛穴、过敏穴
3、干预参数:每周三次,三个月一疗程,1—3个疗程。
四、疗效观察
平衡针灸干预一个月后,患者下肢部分皮肤弹性开始恢复,色泽逐渐变淡;干预3个月后,硬化部分皮损软化,下肢皮肤弹性基本恢复,皮肤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感觉明显改善;继续干预6个月,患者下肢皮肤硬化全部消失,质地恢复到正常皮肤,感觉恢复正常,全身伴随症状消失。观察半年无复发,临床治愈。
五、交代患者
1、不受凉,下肢要注意保暖。
2、生活规律,保证每日八小时睡眠,三顿饭吃好。
3、不生气,保持心情愉快。
六、临床感悟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炎性、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此病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现代医学认为,硬皮病的病因仍不明确,目前对硬皮病尚无特效疗法,可应用的药物虽多,疗效均不理想。主要是抑制微血管病变和胶原组织过度增生,同时辅以对症治疗。中医学认为硬皮病属于中医“皮痹”。是因正气虚弱,开阖失司,外邪入侵,气血凝滞、精血津液不能濡养肌肤。该病与肺、脾、肾阳虚关系密切。中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温补肾阳、化瘀软坚、清热利湿、补益气血等。硬皮病由于病因不清,无特效治疗定位为疑难病,平衡针灸学认为硬皮病是由于心理因素构成的,是由生气启动的,长期的心理失衡生气超出了自己的心理承受阈值,干扰了大脑中枢遗传基因程序,启动了硬皮病的疾病科学程序。平衡针灸定位脑技术,提出疾病的定位在大脑,病因定位在大脑,所有疾病必须通过大脑去治疗。平衡针灸有效机制是,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轴的调控和整合下,达到病变靶位位新的平衡。平衡针灸通过针刺外周靶点启动了大脑基因疾病修复程序,让病人按照自己的修复程序和修复能力治疗自己的病,体现了中医治“本”的理念,病在下肢,本在“大脑”,在“基因程序”。平衡针灸干预硬皮病9个月达到临床治愈,说明了平衡针灸脑技术在临床疑难病治疗中的创新优势,为临床疑难病的治疗提供了技术保证,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大力推广。
七、参考资料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炎性、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此病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其中系统性硬化除皮肤、滑膜、指(趾)动脉出现退行性病变外,消化道、肺、心脏和肾等内脏器官也可受累。
病因:硬皮病的病因仍不明确,可能在遗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如硅等)、女性激素、细胞及体液免疫异常等因素作用下,成纤维细胞合成并分泌胶原增加,导致皮肤和内脏的纤维化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