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孙力军疫情期间自学平衡针担当起家庭健康卫士
2020/6/20 10:00:39

来源:平衡针灸网
作者:孙力军
编审:于 波
编辑:张 建
时间:2020年06月20日


◆一、看见你真高兴◆

  父亲今年99岁了,生活尚可以自理,只是耳朵聋,且记忆越来越差,经常想不起身边亲人的名字,认不出孙女外孙女,昨天发生的事情或者忘记,或者记成了几年前,还经常同老母亲争竞说她记得不对。但我每次回家,都要跟我说一句:“见到你真高兴” 。
  起初我以为父亲是感觉太寂寞,有人回家,自然会很高兴。也确实是这样,家里经常人来人往,姐姐弟弟外甥女侄子也经常回家看看,进贡孝敬,父亲也一片很幸福的样子,但始终没听到他对其他人说“见到你真高兴”。有一次弟弟在家,我要提前离开,父亲拉住我的手,说要单独跟我说句话,然后凑到我耳旁,用他那并不低的嗓门悄悄地说:“见到你真高兴”。我心里一热,原来这句话是专门留给我的啊,这应该是他现在所能给予的最高奖赏了吧?
  人到老年,生活艰难。身体器官逐渐老化,病痛也多了起来。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麻,一有点毛病就要跑医院。前几年,父母每年都要住几次院,门诊更是数不过来。但医生对于老年病也没有好办法,特别是脑动脉硬化,老年脑痴呆,经常是满怀希望而去,一句回家好好调养就打发回来了。


◆二、启蒙自学中医◆



  一边是医生对之无可奈何的病痛折磨,一边是父母无助的叹息和呻吟,日子一天天地熬下去,但什么时候能到头啊?绝望的现实,触使我下决心学点医学知识,不仅为父母,也为身边的亲人。
  像我这样一个年过半百,半路出家,异想天开的人学医,西医是不用想了。好在老祖宗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闲来无事,当做消遣啃啃,不指望成名医,懂点养生知识还不行吗?
  先去啃《黄帝内经》,没料到啃不动。说实话,看不懂,记不住,太深奥了。即便有白话文翻译,也是不好理解。牵扯到五运六气,子午流注,没有几十年的熬炼,难成大器。不得已,退而求其次,从《伤寒论》入手吧。一本《伤寒论》被我从头到尾撸了好几遍,从六经辨证,到表里、内外、半表半里,医圣的书比岐伯和黄帝的教诲亲民多了,接地气,方子拿来就可以用,你别说,还挺好使,最起码治感冒的几个方子辨证对了,几乎百发百中。
  感冒是常见病,我就从自己和老婆开始,用《伤寒论》上的方子治了几次,还真有效,几味中药,花不了多少钱,比西药强多了。在老婆的实证下,远在外地的女儿一家也相信了,试了几次也有效。慢慢地,姐姐弟弟家有人感冒了,也来找我要个药方。后来父母感冒了,我就直接买药熬好送过去,半强半劝地让他们喝下去,出一身汗,也好了。好长一段时间,父母不用跑医院了,家里太平多了。父母封了我一个“赤脚医生”的称号,算是变相接受了我这个家庭保健医生的角色了。
  两年前,父亲常觉得手足发冷,咳嗽无力,萎靡不振。我和二姐带他到烟台毓璜顶医院找心脏病专家检查,结论是心脏功能衰退,因年至耄耋,无力逆转,预期寿命最长两年。医生告知,后期还会出现四肢冰冷麻木水肿,肺功能衰减等诸多症状,无药可医。
  随后父亲果然症状逐渐加重,经常要求去医院。但医生束手无策,常常随便开点药就打发了,一点用都没有。于是父亲整天唉声叹气,一遍遍地说求求老天爷让我早点走吧。都说知子莫若父,实际上知父也莫若子啊!每每回家看到老人无助的情景,心里真是一种折磨。这个时候就暴露了知识的不足,《伤寒论》里现成的方子不管用了。




◆三、发现平衡针◆



  去年九月初,我的一个亲戚到北京见亲家,因糖尿病指标很高,他的亲家就带他找到陆军总院的王文远教授就诊。王教授是中国平衡针灸的发明人,号称“京华王一针”。他几十年为部队官兵医治训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