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卫士:于波运用平衡针干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3个月临床治愈
2020/12/10 8:07:25
来源:平衡针灸网
作者:于 波
编审:王文远
编辑:张 建
时间:2020年12月10日
2020年7月10日,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的济南军区亲传弟子于波专家,接诊一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在住院化疗期间,医院曾下达病危通知书,因为不能耐受化疗,出院后没有进行药物治疗,只选择了平衡针灸作为唯一的干预技术,通过3个月25次临床干预,白血病相关病理指标医院复查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得到明显恢复,西医认为达到了临床治愈标准。现将该病例整理在论坛上汇报,目的是探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平衡针灸干预背后的科学内涵,为肿瘤康复提供平衡针灸“三脑”体系的干预思路和方法。
一、病例摘要:
患者,女,55岁,因乏力伴憋喘2周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治疗。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白细胞1.29*10/L,中性粒细胞计数0、57*10/L,血小板计数244*10^ 9。行骨髓穿刺活检术,骨髓细胞形态学:急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活检镜下所见:幼稚细胞增多。血液病实验室免疫分型报告:符合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表型,明确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高危),排除禁忌后于6月9日开始行VDCLP化疗方案第一周期。患者6月18日开始出现腹泻伴腹痛恶心呕吐,给予解痉、止痛、止泻、护胃、补液等对症治疗。化疗后出现粒缺、发热,予升白、成分血输注抗感染等治疗,效果欠佳,患者病情未见缓解,胸分压54.00mmhg,乳酸1.40mmol/l,标准碱剩余8.2mmol/l,实际碱剩余7.5mmol/l,标准碳酸氢根30.80mmol/l,实际碳酸氢根30.4mmol/l。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0.09*10^ 9,血红蛋白55.0g/l,血小板计数1.8*10^ 9,C反应蛋白93、51mg/l,前降钙素1.37ng/l,总蛋白37g/L,白蛋白19G/L,葡萄糖(干)10.2mmol/l,乳酸脱氢酶(干)251iu/l,钾(干)2.8mmol/l,钠(干)130mmol/l,钙(干)1.72mmol/l。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目前病情危重,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字,予以吸氧、平喘、退热、纠正电解质紊乱、成分输血等对症治疗。患者一般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化疗,于6月24日停止VDCLP化疗方案,家属要求出院回家休养。
二、首次接诊:
患者躺于床上,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气喘无力,脉细弱,舌苔白腻。患者丈夫诉,出院后,患者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身体消瘦,体重减轻了10斤,心情烦躁焦虑。根据患者丈夫请求,结合患者身体状态,同意到患者家里治疗。
三、技术干预:
干预技术:平衡针灸脑技术
干预原则:启动睡眠中枢和食欲中枢,促进大脑升级
干预靶点:失眠点、脾胃点、胸痛点、腹痛点
干预参数:一周二次,三个月一疗程,每三个月复查白血病相关病理指标。
四、干预效果:
首次干预:平衡针第一次干预后,患者反应较好,睡眠有所改善,食欲一般。
干预三次后:患者睡眠明显改善,食欲也有所改善,能吃一些软烂的食物,自己能下地做轻微活动,心情也好了很多。
干预10次后:睡眠质量明显提升,能正常饮食,食欲增强,身体也有劲了。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由6月30日64g/l提高到119g/l,白细胞由2.01*10^ 9提高到4.44*10^ 9,其他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患者能在室内活动,做点家务,感到心情愉悦,不焦虑了。可以到小区外散歩半个小时以上了。
干预20次后:患者睡眠好,饮食可,精神状态好,主动要求到门诊治疗。9月29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上升到134g/l,其他指标全部恢复正常。患者反应患有慢性贫血30多年,现在血红蛋白恢复到正常指标是第一次。
干预25次后:患者恢复正常家务活动,运动量增加。
五、临床感悟: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和聚集,从而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现代医学认为病因尚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