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脑技术走出了一条中医创新之路——观看人民网《健康大讲堂》现代平衡针灸疗法有感
2021/1/31 21:55:55
来源:平衡针灸网
作者:于平平
审订与修改:于 波
编辑:张 建
时间:2021年01月31日
2021年1月27日上午10点30分开始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倾力打造的人民好医生直播平台《健康大讲堂》特邀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做客直播间,带大家了解神奇的平衡针灸疗法,时间长达60分钟。为了及时收看师父王文远教授的专访,我高兴的不时的刷看链接生怕会被错过。听完师父的讲座让我对平衡针灸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师父创立平衡针灸学科的坚定信念与艰辛,为师父的坚强意志和敢于破旧创新的精神所折服,再一次收获新的领悟。
一 、6年、1个穴位、1门学科
传统针灸学从《黄帝内经》开始距今流传2500年的历史,因受限于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科学技术的原因,经络体系至今还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学说,遍布于人体的413个经络穴位散发着古人的智慧光芒。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医学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现代人群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特别是面对执行特使任务的人民军队这个特殊群体,迫切需要与任务需求对接的中医技术。因此,王文远提出:“时间就是命令”,“时间就是技能”,"时间就是生命“,只有围绕时间做文章,才是找到中医技术插入军事医学唯一突破点。但是传统针灸穴位多,不好记;扎针多,不方便;留针长,不允许,起效慢,不适应,军事医学需求的突出一个“快”字,即“进针快、取穴快,见效快”,这是王文远教授下部队调研时官兵对中医针灸技术的一致要求。根据部队官兵需求,选择从部队训练伤入手,定位了”一根针、一个穴位、不留针、即可见效”的针刺技术, 最终确定了“绿色安全、单穴疗法、三秒见效”的奋斗目标。目标明确了,如何才能达到这么苛刻的技术要求?答案只有一个:唯有创新。“怎么创新?从哪里入手?用谁去实验?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成为王文远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最后决定采用一根银针、用毕生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索生命科学的禁区一一神经科学,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研究,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研究的第一个病就是投弹造成的外伤性肩周炎,这是当时部队手榴弹炸坦克训练时最常见的训练伤,也是最不好治疗的训练伤。考虑到安全、方便,因此从四肢神经干作为了取穴的突破口,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六年的艰苦探索,王文远把自己扎得千疮百孔,最终在下肢腓浅神经上找到了传统穴位没有的远距离触电式针感,运用到战士身上,达到了“一针单穴三秒见效”的神奇疗效,从此,治疗肩关节病变的第一个特定穴位——“肩痛穴”就这样诞生了。从这一个靶点开始成功发现了治疗全身训练伤11个部位的穴位。训练伤穴位的成功探索又推动他发现了常见病、多发病的18个靶点。在训练伤和常见病成功探索的基础上最后发起向重大疑难病进攻的号角,终于成功发现干预重大疑难病的9个靶点开关。平衡针灸取穴原则的创立奠定了学科理论的创建,由大脑两个半球支配原理上升到中枢调控控理论和基因修复理论,从平衡理论指导规范平衡针灸脑技术。王文远教授在继承祖国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科学理论,从第一个穴位肩痛穴到38个神经靶穴的成功发现,先后经历了20年的黑箱探索、20年的灰箱探索、进入20年的白箱探索,历经50多年的潜心研究,数万次针感体验,全军10万多人训练伤的防治,全国4000多家医院的临床应用,军内外3 万余人的技术推广,成功创立了安全、单穴、三秒见效的现代平衡针灸学。
二、穴位、靶点、开关、脑科学
平衡针灸的创立是一个守正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升级的过程。从单穴疗法到整体平衡一针疗法,从整理平衡一针疗法到平衡针灸学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