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卫士:付燕医师运用平衡针20次干预一例视神经萎缩患者重见光明
2022/6/24 7:35:42

消息来源:付 燕

编辑修订:于 波
版面设计:张 建

  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云南亲传弟子付燕医师接诊一例脑垂体瘤术后并视神经萎缩患者,运用平衡针脑技术应激性干预20次后患者重见光明,视觉功能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一、患者病案摘录:


  叶某,男,59岁,2021年1月6日因脑垂体瘤于云南省某三甲医院行开颅手术,术后右眼无光感,左眼视力模糊不清,术后3个月,右眼仍无光感,左眼约有不规则手电筒直径大小的视野,分别到眼科医院和三甲医院眼科会诊,医生均给出客观结论:双眼视神经萎缩,痊愈几乎不可能,视力只会随时间的发展日益减退,最后可能失明。知道结果后,患者失去了信心,带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发脾气、熬夜、暴饮暴食、停药等,导致血糖升高且不稳定,2022年1月初义诊的时候遇见他,他爱人是我们平衡针灸的忠实粉丝,已接受平衡针灸调理2年余,在爱人再三劝说下,决定试一试,在义诊现场给患者扎针后,第二天反馈自觉眼睛明亮许多,三天后在太太的陪同下接受平衡针灸治疗。经查:1、左眼仅有不规则手电筒直径大小的视野,只能在左侧内眼角看到医生伸出的食指,活动不便,经常踢到东西或撞到墙,看东西不全,只能看到物体的一半,例如只能看到电视的一半或人体的一半,拿物品时不能准确判断所在位置,常出现“抓空”现象;2、血糖升高,最高时达到11.0mmol/L(空腹);3、反复发作的荨麻疹;4、血压130/85 mmHg。


二、技术干预摘录


(一)干预原则摘录:
激发体内生物电信息,大脑中枢整合调控,启动患者自我修复程序,应激干预产生应激效果。
 
(二)干预原理:
针刺外周靶点,大脑靶轴整合,病变靶位修复。
 
(三)干预靶点:
 
明目靶点、头痛靶点、降压靶点、心病靶点、降糖靶点、醒脑靶点、过敏靶点。
 
(四)干预周期:
一周2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三、干预效果摘录


  第1次干预后:患者自觉眼睛较前明亮,能在睁开的左眼的靠内眼角的位置看见医生伸出的食指,空腹血糖9.6mmol/L,血压116/72mmHg。
  第5次干预后:患者自觉视野扩大,能在睁开的左眼的中间位置看见医生伸出的食指,空腹血糖9.5mmol/L,血压117/74mmHg。
  第8次干预后;患者自觉视野继续扩大,能在睁开的左眼的靠外眼角位置看见医生伸出的食指,空腹血糖8.9mmol/L,血压115/70mmHg,荨麻疹发作给予干预后,一次即缓解。
  第12次干预后:自觉视野又扩大了一些,在睁开的左眼的靠外眼角位置看见医生伸出的食指;血糖9.2mmol/L,血压113/72mmHg。
  第20次干预后:看东西已经能看全,例如能看清电视的全貌和人体的整体,空腹血糖9.0mmol/L,血压115/75mmHg,建议他到眼科专科医院复查,专科医生的结论:视野增加,眼底好、眼压正常。
  经过20次治疗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疗效对比,患者说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全家人都非常开心,他热爱驾驶,自手术后就没有碰过车,治疗后再三央求儿媳妇后陪同他自驾了一公里的路程,希望能恢复视力后接孙子上下学,减轻家里的负担,握住阔别整整一年的方向盘,他感慨万千:看得见真好啊!


四、体会: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肿瘤视神经萎缩因病因不清,没有特效药治疗定位重大疑难病,患者对该病认知比较明确,因此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平衡针灸经过一次干预后让患者看到了希望,这就为后续治疗修复创造了条件,经过20次治疗患者逐渐见到了光明,进一步坚定了患者治愈的信心。平衡针灸学认为,我们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自身调节、平衡、修复的功能,很多疾病不看医生也会好。平衡针灸只是利用了这种自我修复功能,通过针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