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卫士:朱彬医师运用平衡针脑技术干预一例“饥饿综合症”六次调理临床症状缓解
2022/8/31 8:33:13

消息来源:朱 彬

编辑修订:于 波
版面设计:张 建
 
  2022年7月29日,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四川泸州亲传弟子朱彬接诊一例56岁女性“饥饿感综合征”患者,经平衡针6次干预临床症状解除,体现了平衡针灸脑技术的创新优势,现病例摘录如下:



一、患者病例摘录:



  夏某,女,56岁,农民,住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官渡镇。主诉:因长期在外打工,压力大,生活不规律,2010年起至今不管吃不吃东西,吃多吃少,从来就没有感觉到什么是“饱”,明明是吃了很多东西,肚子都撑胀了,还是没有“饱”的感觉,只好根据正常人的食量来进行控制,每天都是在“饿”中度过,经多家(含三甲)医院长达12年的各种慢长治疗,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身体越来越差。于2022年7月29日在泸州市龙马潭区“海氏中医诊所”偶遇,咨询后接受平衡针干预。既往史:有胃病、乳腺疾病、生殖疾病。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及遗传倾向疾病。现病史:面色少华,形体消瘦,头发花白,语言清晰,精神状态差,大便稀软,每天2~3次,吃得多就拉得多。
 
 
二、技术干预摘录




(一)干预原则:
激发体内生物电信息,大脑中枢整合调控,启动患者自我修复程序,应激干预产生应激效果。
 
(二)干预原理:
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大脑中枢靶轴整合,病变部位靶位修复。
 
(三)干预靶点:
开心穴,健胃穴。
 
(四)干预周期:
每周3次。



三、干预效果摘录



(一)第一次干预,患者主诉头脑清醒,眼睛明亮。
(二)第三次干预,患者主诉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三)第六次干预,患者主诉有“饱、饿”的感觉,临床症状解除。
(四)第十二次干预,患者主诉临床症状消失,感觉一切正常,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五)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经医院检查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四、医嘱摘录:
 
(一)保持良好心态:
  减少精神刺激,生活有序,饮食规律,禁食辛辣生冷寒凉及刺激性食物,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定时定量,不宜过饱过饿,定期去医院检查。
(二)坚持继续调理:
  针刺临床症状解除后,应该坚持3个疗程的整体干预(三个月为一疗程),巩固周期3年以上。



五、病案分析摘录:




  饥饿综合症是一个复杂的慢性病、疑难杂症,病因不明。传统中医认为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形成,以健脾和胃、消炎镇痛为主要治疗;西医认为与慢性胃肠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
(一)现代脑的不平衡导致:
  王文远教授明确提出“所有疾病的形成与现代脑的心理失衡导致原始脑的生理失衡有关”。是大脑对消化系统的管控出现了问题,其原因是大脑的供血不足造成的,大脑的供血不足是由心脏供血不足造成的。大脑的供血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全身的九大系统的不正常。
(二)是心理失衡的三大盲区有关:
  王文远教授明确提出“所有的心理失衡都与情感盲区、仕途盲区、金钱盲区有关”。盲区是相对的,从盲区走出来就跳出了疾病发展的自然规律。只有正确认知自己,改变自己,适用对方,适应社会,适应自然,才能减少环境诱发因素。通过平衡针的良性的干预,清除大脑中的不良信息,身体就会启动自身的基因修复程序去调节、去完善、去修复自己的疾病。
(三)疗效是由病人决定的:
  王文远教授明确告诉弟子,“疗效是由病人决定的,平衡针灸只是帮助患者打开生命的开关,启动大脑升级,促进患者的基因程序修复系统,依靠病人自己去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不针对任何疾病,是通过特定的开关效应促使大脑升级,治疗的原理是启动患者自身的基因修复程序,去修复去治疗自己的疾病。疗效是由患者定的而不是医生定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