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杨 蓉
编辑修订:张 旭
版面设计:张 建
2025 年 6 月 27 日至 29 日,中国针灸学会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2025 年平衡针灸学术交流会议于北京盛大召开。此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平衡针灸学科的发展迈入全新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近 300 名平衡针灸学科骨干参加了会议,共同见证这一行业盛事。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存志、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新当选的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焕林教授,以及副主任委员李瑞、覃小兰、张汉卿、周斌、孔维军、陈涛、姜丽丽和秘书长王晓辉等嘉宾出席了大会。
中国针灸学会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严格依照《中国针灸学会章程》及《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执行。该委员会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石现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吴焕林教授等多位专家联名发起申请,于 2024 年 9 月获得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经过九个多月的精心筹备,终于正式成立。
传承创新,学科发展树立里程碑
在成立大会上,平衡针灸专委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深情回顾了该学科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他着重强调,临床实践是平衡针灸永恒的试金石,临床疗效是检验其价值的根本标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创立以来,平衡针灸始终坚守守正创新之路。其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中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的思想,以经络学说为依托,并融合了现代医学中枢调控理论;在应用实践方面,最初始于部队训练伤的防治,随后逐步拓展至常见病、疑难病领域,最终构建起完善的 “三脑” 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中医的科学内涵。
王文远教授特别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学科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并重申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关键作用。他强调,要充分肯定中医学科在国家卫生健康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平衡针灸学科必须坚持走守正创新的发展道路。未来,仍需大力推广平衡针灸技术,提高其临床普及度与应用水平;积极借助学会平台,加快培养学科骨干,推动学科整体进步;同时依托国家级平台,大幅提升平衡针灸学科的影响力,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在讲话中指出,针灸是发源于中国、惠及全球、引领世界的伟大事业,目前已有 196 个国家应用针灸服务于健康事业,造福人类。他勉励全体针灸工作者要充满自信、胸怀使命、勇担责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存志代表挂靠单位热烈祝贺专委会成立,承诺将提供更多平台与资源支持专委会发展,并对未来工作提出更高期望:希望专委会凝聚优质学术力量,攻关重点研究课题,着力提升平衡针从业者的临床解决能力和医学理论素养,同时加强对学员和会员的规范化管理。
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原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张立平将军也为大会发来贺辞,充分肯定了平衡针灸过去所取得的成果,也对其下一步的发展寄予厚望。
擘画未来,明确学科发展路径
新当选的主任委员吴焕林教授在发言中,首先传达了对新一届专委会的殷切期望与任务要求,并向为学科奠基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王文远教授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经过六十余年的积淀,平衡针灸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优势。专委会未来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梳理整合现有研究项目成果;深化机制探讨与机理研究,持续夯实理论根基、丰富学术思想、提升临床疗效;大力推动针灸技术操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尤其注重面向基层的应用推广,突出中医特色,确保基层医生易学易用;组织资深学员 “回炉” 深造,与时俱进地提高其临床与理论水平;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将健康服务送达全国;加强中西医结合,促进多学科交叉合作;积极推动针灸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影响力。
中国针灸学会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平衡针灸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同心协力,推动这一特色学科蓬勃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平衡针灸的力量。
会议同期举办了高水平的 2025 年平衡针灸学术交流会议,来自全国有关省市医院、中医药高等院校及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 22 位平衡针灸骨干进行了精彩的专题讲座,就平衡针灸的前沿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生动呈现与深入探讨。
李振吉局长为中国针灸学会
平衡针灸专业委会成立大会的贺词
欣闻中国针灸学会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值此盛事,我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位老局长和世界中联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名义致以热烈地祝贺!向为平衡针灸事业倾注心血的专家学者、业界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
忆往昔,平衡针灸从临床实践中诞生,以独特的经络调控理论与精准的针刺技法,开辟了中医治疗新境界。在其发展历程中,我有幸见证了它从理论探索到临床验证、从区域应用到全国推广的艰辛与辉煌。每一次技术革新、每一项科研突破,都凝聚着无数医者的智慧与汗水,更彰显着中医药传承创新的蓬勃生命力。
作为中医药事业的参与者与推动者,我始终坚信平衡针灸的巨大潜力。过去,我们携手推动其科研立项、临床示范与学术传播,让这一绿色疗法惠及万千患者。如今,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恰似春风化雨,为平衡针灸搭建起汇聚英才、共襄盛举的广阔平台,标志着这项独具特色的中医技术迈入了现代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展望未来,望新成立的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己任,广纳贤才、深研理论,在临床实践中锤炼技艺,在学术交流中碰撞火花;以科研为引擎,探索平衡针灸作用机理,推动成果转化;以教育为根基,培育专业人才梯队,让这一“银针除病痛”的神奇疗法扎根基层、走向世界。
愿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各位专家学者秉持初心,勇担使命,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征程中书写华章,为守护人民健康、弘扬中医智慧作出卓越贡献!
张立平将军为中国针灸学会
平衡针灸专业委会成立大会的贺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仁朋友们
大家好!
在这意义非凡的时刻,我满怀欣喜和诚挚,向中国针灸学会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今天成立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和同仁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亲切问候!向为平衡针灸事业披荆斩棘的创新开拓者王文远教授以及各位先驱者和推动者,致以最崇高的文明礼赞!
平衡针灸是王文远教授创始并在全军、全国推广应用数十载,是我国中医学乃至针灸学之创新明珠。王文远教授以中西医结合为引领,以“中枢调控、信息平衡”为理论根基,突破传统针灸“以痛为腧”的局限,构建起“神经、免疫、内分泌”三位一体的现代平衡针灸的诊疗体系,创造了以“三秒止痛、一针见效”的临床奇迹。它不仅是对《黄帝经》“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当代诠释,更是颠覆了“头痛医头”的机械思维,是中医智慧“天人合一”整体观与现代神经科学的深度融合。平衡针灸在常见病、伤领域,尤其是在部队训练伤、疼痛、内分泌疾病、心身疾病等领域,将平衡理念、神经调控技术以“绿色疗法”的优势,将成为21世纪文明方舟,开辟“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新航道。
中国针灸学会始终是推动中医学、针灸学的中坚力量,其重要的地位和责任不言而喻。此次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针灸学科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以此为起点,肩负起筑学术根基,拥有了更为专业、更为广阔的学术平台,能够汇聚多方智慧,促进跨界合作,整合优质资源,让平衡针灸发展更加规范、科学、系统,构建符合国际规范的循证医学证据链。培育时代专业骨干人才,创新“师承、临床、院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让平衡针灸成为中医国际化。相信,在中国针灸学会的引领下,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更新理念和思维,做守正创新、中西医结合的典范,并将在医、教、研、防的实践中取得的成果惠及更多军民健康。
平衡针灸暨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的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是一场文明的湟槃,从人体推向生态、社会,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东方智慧。我们满怀期待,在巩固医疗实践中展现的独特疗效与广泛应用性的前提下,要始终坚守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深挖学术内涵,不断探索、实践新的应用领域。进一步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和军民健康需求,鼓励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学术研究,并开展相关的学术活动,共同攻克临床难题,将所获得的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的有效手段,为军民健康和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加强自身建设,引领行业发展,专业委员会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完善组织架构,组建精益的团队,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打造团结协作、开放包容的学术共同体,成为推动平衡针灸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医学,为提高军民健康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各位同仁!健康是经济社会和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期望中国针灸学会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以成立为契机,戮力同心,砥砺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的壮丽篇章!
最后,祝愿中国针灸学会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一帆风顺蓬勃发展!祝与会各位领导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和同仁们身心健康、万事顺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