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平衡针灸
背景:
阅读新闻

国家973平衡针灸成果展示受到参会者的热烈欢迎

[日期:2025-10-20] 来源:  作者: [字体: ]

消息来源:张 建

编辑修订:于 波

版面设计:张 建

  2025年10月18日,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确有专长分会邀请,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开展 “国家973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为主题分享,并现场演示平衡针创新技术,受到参会者的热烈欢迎,为平衡针灸确有专长从业者搭建了精准对接平衡针灸理论的桥梁。

DSC_4313.JPG

  王文远教授创立的平衡针灸创新学科是“大脑中枢调控理论”为核心的现代针灸技术,不仅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家973计划重点项目,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名录,“绿色安全、单穴疗法,操作便捷”的优势,成为基层医疗与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的标杆。

微信图片_20251020083311.jpg

微信图片_20251020083451.jpg

  王文远教授介绍了平衡针灸创立于部队,没有部队官兵的支持就没有这个学科,平衡针灸源于部队训练伤的防治。上世纪60至70年代,针对部队训练中高发的颈肩腰腿痛等伤病,王文远教授在部队各级领导支持下,深入全军陆、海、空、二炮等2000多个连队,历经50余年临床研究,为20万训练伤防治,最终创立了这套“安全、单穴、3秒见效”的实用针灸技术。其独特的诊疗优势精准契合军队非战争条件下的卫勤保障需求,引起各级首长高度重视。1995年,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将军亲自批示“王文远同志的中医技术应传播全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随即在北京卫戍区医院成立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将其纳入“九五”全军规划,承担基层师带徒及首长保健医生技能培训任务。从连队诊疗到全军推广,平衡针灸用实战疗效筑牢了军队卫勤保障的技术根基。

微信图片_20251020083330.jpg

  国家层面的支持,为平衡针灸注入了更强劲的发展动力。2007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推荐与支持下,平衡针灸作为中医药特色疗法,成功入选“十一五”国家科技部973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等多家单位联合攻关。通过该项目研究,首次从科学层面证实平衡针灸“大脑中枢干预45毫秒见效”的核心机制,明确神经递质释放是其快速镇痛的物质基础,为“3秒见效”的临床疗效提供了坚实的科研支撑。先后被纳入国家卫生部第二批“十年百项农村与基层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针灸专科建设项目,还承担民政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等多项科研课题。从军队重点专科到国家重点专科,从基层部队推广到全国农村社区普及,形成了“军队创建、国家培育、全民受益”的发展格局。台下听众专注记录,不时以掌声回应教授的真知灼见,不少从业者表示:“把国家级科研成果转化为可落地的实操方法,这样的讲座才真正能帮我们提升专业能力。”

微信截图_20251020084528.jpg微信截图_20251020084348.jpg

  最受瞩目的环节当属现场演示。王文远教授特别是不选择病种,不选择时间,不选择条件只要有症状就可以现场体验。先后为颈肩腰腿疼、偏头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带状疱疹后遗症等,30多名代表参加了演示,还有几十位想演示的代表由于时间问题放在会后体现。王文远教授告诉大家,三秒钟见效不代表三秒钟治愈,必须按疗程系统巩固治疗。演示过程中,教授边操作边讲解手法要领,从进针角度到力度控制,将核心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现场参会代表,直观展示平衡针灸的教学特点,为确有专长从业者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实操范本。

微信截图_20251020084449.jpg微信截图_20251020084619.jpg

微信图片_20251020083352.jpg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确有专长分会负责人表示,此次邀请王文远教授授课,旨在推动国家级科研成果与基层中医药实践深度融合,助力确有专长人才提升专业素养与临床能力。而这场兼具学术高度与实操价值的讲座,不仅让听众领略了平衡针灸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中医药在现代科研赋能下的强大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251020083503.jpg

  王文远教授用一根银针搭建起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桥梁。此次专题讲座与演示,既是对平衡针灸国家973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平衡针灸确有专长人才的精准赋能,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更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平衡针灸张建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