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平衡针灸技术介绍
一、技术应用范围: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
二、技术特点及指标
(1)取穴少(一病一穴,颈痛穴治疗肩痛,腰痛穴治疗腰痛,臀痛穴治疗臀痛,膝痛穴治疗膝痛)。
(2)见效快(3秒种完成一个针刺过程。80%以上的病人一针见效)。
(3)安全无副作用:穴位分布于安全部位,远离脏器,不会造成医疗事故,不治疗病变部位不会引起病情加重,由于针刺快。连晕针都不会发生。
(4)常见病多发病:颈肩腰腿痛约占骨伤科病人的80%以上,同时经常办公室工作也是造成颈肩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中西医虽然治疗的方法比较多,但特效方法较少,特别是对于病情还不至于住院治疗,但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目前没有适合的场所提供合适的服务。
三、技术路线
以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针刺经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神经为载体,以远道取穴、巨刺取穴、交叉取穴、定位取穴为原则,将医生的指令性信息通过周围神经反馈到中枢神经,使其紊乱的大脑中枢遗传基因程序恢复正常,间接地依靠病人去治疗自己的疾病。
四、关键技术
(1)颈痛穴(BP-UE9)定位:此穴位于掌关节之间,无名指小指指掌关节结合部。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方法:采用3寸毫针,平刺2寸左右。针刺特点:尺神经混合支。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感:酸麻胀针感。针刺参数: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肩痛穴(BP-LE6)定位:此穴位于足三里穴下2寸,偏于腓侧2寸。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方法:采用3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针刺特点:腓浅神经。针刺手法:提插手法。针感:大拇指之间呈触电式针感。针刺参数: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腰痛穴(BP-HN2)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取穴原则:定位取穴。针刺方法:采用3寸毫针向下平刺1寸左右。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提插手法。针感:局部酸麻胀针感。针刺参数: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4)臀痛穴(BP-UE1)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外侧,肩峰至腋皱壁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方法:采用3寸毫针,针尖向腋窝方向呈45度角斜刺2寸左右。针刺特点:腋神经支配区。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感:酸麻胀痛或向肘关节放射。针刺参数: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5)膝痛穴(BP-UE2)定位:此穴位位于肘关节背侧面的正中点。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方法:采用3寸毫针,直刺2寸左右。针刺特点:挠神经支配区域。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感:局部酸麻胀或向腕关节背侧放射。针刺参数: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6)踝痛穴(BP-UE7)定位:此穴位于腕横纹中点偏于挠侧1寸。针刺方法:采用3寸毫针向腕横纹中心方向平刺1寸左右。针刺特点:正中神经。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感:局部酸麻胀痛或向中指放射。针刺参数: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五、技术指标
(1)肩痛穴治疗肩周炎5928例统计;经过一个疗程统计,临床治愈3352例,占63.27%,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1)。其中外伤性肩周炎3850例,经9天治疗临床治愈2434例,占63.22%,有效率98.43%;颈源性肩周炎1280例,经21天治疗临床治愈809例,占63.2%,有效率98.05%;偏瘫性肩周炎168例,经28天治疗临床疼痛感消失109例,占64.88%,有效率95.24%。
(2)颈痛穴治疗颈椎病2315例,经一个疗程疗程统计;临床治愈1582例,占68.25%,总有效率97.06%。
(3)腰痛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臀痛穴治疗臀部软组织损伤2944例,占81.45%,临床治愈有效率99%(其中臀部软组织损伤1264例,临床治愈率84.9%,其中一针治愈率39.2%。臀筋膜综合症306例,临床治愈率77.5%,其中一针治愈率29.7%。坐骨神经痛437例,治愈率81.7%,一针治愈率为26.5%。股骨干疲劳性骨折937例,治愈率为81.7%,一针缓解率为26.5%)。
(5)膝痛穴治疗膝关节病1246例,临床治愈939例,占75.36%,有效率95.91%(其中膝关节软组织损伤368例,临床治愈率83.69%,有效率95.11%。骨性膝关节476例,临床治愈率68.27%,有效率92.65。风湿类风湿95例,临床治愈率61.05%,有效率93.69。
六、安全有效性分析
(1)安全无副作用:以上穴位都是在远离脏器的安全部位,不会刺伤脏器,由于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针内,避免晕针。
(2)以上穴位均于传统针灸西药对照组进行了临床观察经统计学处理(p<0.01)。其中包括针刺后2小时、24小时、3天、7天、21天。
七、国内外本领域水平分析
(1)西医临床研究概况:镇痛药、消炎药、镇静药,局部药物封闭,椎管药物滴注,胶原酶定位注射,理疗、牵引、手术等。?
特点:虽然具有治疗效果,但存在一定的药源行医源行药物的副作用,手术的副作用,价格昂贵。并且对症状较清的情况没有好的办法。
(2)中医临床研究概况:
一般采用辨证论证方法,以扶正怯邪、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怯风利湿等内服外敷为主,但存在服用不方便的总是。非药物疗法以正骨推拿按摩、针灸、刮痧、小针刀等。特点:疗效可靠、价格贵、见效快、针灸穴位多等。
(3)临床研究概括
1、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就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
2、平衡针灸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医学的心理调控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
3、平衡针灸治疗穴位定位,在病人大脑高级中枢的平衡系统;平衡针灸疾病定位,在病人大脑高级中枢的调控系统;
4、临床特点:取穴少、见效快、安全无副作用、适用于常见病多法病。
八、项目获奖状况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在1993年6月获北京市人民政府三等奖
“针刺臀痛穴治疗臀部软组织损伤”在2001年6月获总后勤部卫生部三等奖
“针刺间痛穴治疗肩痛”在2004年5月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星源计划百项中医实用技术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2005年10月被列入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推广项目
2005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第二部分 平衡医学应用的市场价值
一、著名疗法与著名品牌形成的市场效应
平衡医学经过多年的总结和实践,已经成为在现代医疗领域较为著名的现代中医疗法。项目发明人王文远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在20多年的医疗实践和对平衡医学专一、潜心的研究过程中,创造并发展了以平衡针灸为基础的系列平衡医疗方法,并通过培训、授课,将平衡医学疗法在全国范围和军队范围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普及应用,使项目的成熟性和知名度得到广泛的提高。平衡针灸和平衡医学疗法已经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中国医师协会事业发展部承担以推广成果为目的,以科技交流与技术培训为主的临床适宜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承担“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本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的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基层医疗扶持项目推广工作。
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推广项目,是著名疗法与中国医药科技成果推广品牌的结合。
二、大量的对应治疗患者群
平衡针灸和平衡医学临床应用,从治疗的病症分析,拥有大量的患者群。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键盘突出症、糖尿病及各类疼痛症,即是长久以来多发、普遍的人类疾病,也是现在不断年轻化、频发性的大众化疾病。这些病症的发病人群广,发病率高,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西医疗法和一般传统疗法对这些疾病,又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治愈率低。采用平衡针灸和平衡医学涉及的系列、综合疗法,治愈率高,方法简便,是非常适宜医疗机构采用的有效的临床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也是拥有大量患者的,市场价值较高的临床应用疗法。
三、大量的保健治疗人群
除临床治疗应用外,平衡医学涉及的平衡药疗、平衡推拿、平衡刮痧、平衡火罐、平衡心理和平衡膳食等多种疗法组成的治疗系列方法和手段,能够被广泛应用于保健治疗方面。现代人生活方式影响人体自身健康的平衡环境,现代人的工作、学习状况造成人体的心理、行为的压力与紧张程度对人体的健康产生越来越负面的影响,亚健康人群数量在逐渐增加,人们的保健需求日趋明显。而平衡医疗正是有效地减轻压力恢复健康的方法和手段。